
1969年,对于蒋必清一家来说是命运的分水岭,这位子弟兵告别孕妻踏上赴西藏的征程,从此再未回来。56年后的今天,蒋必清未曾谋面的女儿蒋华英,也踏上了赴西藏的征程。
凭借藏渝两地“为烈士寻亲”公益行动,蒋必清终于有了“下落”,他于1969年追捕不法分子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牺牲地在西藏昌都市边坝县,安葬在相邻的洛隆县烈士陵园。
从儿时起,蒋华英就一直在寻找父亲,56岁的她已不再年轻,但接到“您的父亲为国捐躯,安葬在洛隆县烈士陵园”的电话后,这位柔弱的大姐强忍悲痛,做出了一个超出身体承受能力的决定——踏上雪域高原,寻访父亲战斗和牺牲的印迹,并赶赴烈士陵园上坟。
“爸爸,56年了,我终于找到你了”“爸爸,我给你带来了老家潼南的特产”“爸爸,女儿好想和你摆一摆龙门阵”……
蒋华英在墓前诉说着对父亲的思念,期待、委屈、痛苦、自豪等情愫交织在一起。
蒋华英是为洛隆烈士陵园173名烈士寻亲以来,第一个赶来认亲和祭拜的烈士亲属,看着烈士们被安葬在一起,她对父亲牺牲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随后,蒋华英继续赶路,寻访父亲战斗的足迹,从藏族同胞那里,她知道了父亲牺牲的经过;从昌都市领导的口中,蒋华英进一步理解了子弟兵和援藏干部为解放西藏、建设西藏而忘我奉献,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神圣使命感。
“重温了父亲进藏路和战斗的足迹,我觉得他为了民族大团结牺牲是值得的。”蒋华英最后说道。
清明祭英烈,蒋华英用“怀念不如相见”的不懈追寻,实现了与父亲跨越56年的“见面”。
尽管蒋必清从未留下过一张照片,但在这场跨越时空的“见面”之后,他在女儿心目中的伟岸形象越发清晰起来。
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羊华/文
编辑:王智韬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