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分享会在香港深水埗香岛中学校园举行,活动以“我命由我不由天”为主题,结合香港唯一供奉哪吒的庙宇文化背景,探讨哪吒精神与狮子山精神在香港当代青少年之间的共鸣。

深水埗区邀请中学生和街坊分享《哪吒2》观影体会
香岛中学超过25位学生参加了此次观影分享。多位同学看过电影《哪吒2》,感触良多。有学生特别注意到片中“虾兵蟹将”的设定,他认为这些角色的设定隐喻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民为本”的理念。李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体会:“西方英雄主义强调个人光环,但哪吒的成功离不开父母、师父甚至百姓的包容。这与狮子山精神‘同舟共济’的内核不谋而合。”

同学们热议《哪吒2》和狮子山精神

香港香岛中学学生们热议《哪吒2》
活动由深水埗左邻右里关爱社、南昌北居民联会、南昌东之友合办,香岛中学协办,并获得华润置地的赞助支持。深水埗区议员刘佩玉、陈龙杰、香岛中学校长黄颂良及分区委员会委员向展禧等嘉宾,与学生和义工代表展开深入交流。

观影分享会现场
据深水埗区议员刘佩玉介绍,提起香港的“哪吒”元素,位于深水埗汝洲街的三太子宫(俗称哪吒庙)便是香港唯一供奉哪吒三太子的庙宇,迄今已有百年历史,是香港本地文化信仰与社区精神的缩影。“这座庙宇经历1985年、2006年两次重建,见证社区在变迁中坚守精神根脉。现在我们推动地区活化、保育,正是要为青年提供扎根成长的土壤。”刘佩玉强调称,希望青年人能走入社区,认识历史典故,传承中华文化。

深水埗区邀请中学生和街坊分享《哪吒2》观影体会
活动最后,刘佩玉向学生提出勉励:“希望同学仔继续发掘哪吒精神,在学业和生活中都能做到不屈不挠。”她寄望这股“哪吒热”不止是一时热潮,而应该成为香港持续推动文化自信的契机。
文|记者王漫琪 特约撰稿人梁源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