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内江)医用猪生物育种基地三期项目在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正式落成,该项目有望加速我国异种器官移植技术的临床转化,为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短缺带来新的希望。

据了解,该项目由四川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占地133亩,总投资超6000万元。基地采用国际一流的生物安全防控系统,通过剖腹产净化技术达到SPF(无特定病原体)标准,每年可稳定产出2000头符合要求的SPF级基因编辑猪,涵盖大白猪、小型猪、近交猪等多品类。

一个多月前,一颗来自该基地的多基因编辑猪肾脏就在西京医院成功移植到一位终末期肾病患者体内,该猪肾移植病例为亚洲首例、全球第五例。截至4月8日,该患者已平稳度过术后30多天并达到出院标准。
中科奥格公司董事长潘登科博士告诉记者,目前全球已完成25例异种器官的人体移植,其中,中科奥格已为9例亚临床试验提供了多基因编辑猪的肝脏、肾脏,位居全球前三。潘登科相信,基地的规范化运行将推动生物医用猪规模化供应,为异种器官移植临床试验提供稳定、安全的供体来源,并率先在全国推动实验猪在药物评价、医疗器械评价方面的应用。

以产业反哺研发,三期项目新建的科创大楼配备了数字化手术室、克隆技术实验室及屠宰、解剖、组织冻存间等,拥有开展基因编辑、胚胎移植、细胞培养、手术技能培训与研究以及定制化等实验能力,满足就地开展相关实验的需求,显著提升研究效率。
基地落成仪式上,海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10余家顶级医疗研究机构与中科奥格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涵盖异种器官移植、生物材料研发等领域。各方将协同攻关高适配型器官供体猪开发,加速异种器官移植的科研成果应用转化。

“从代孕、检测怀孕、生产再到小猪的隔离饲养,整个流程科学严谨,堪称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医用猪育种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副所长陈刚向记者透露,其团队计划将“胸腺肾”研究项目落地该基地,相关实验将依托中科奥格的三期项目开展。

内江市资中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冬表示,地方政府已为中科奥格公司争取项目奖补资金近3000万元,协调解决土地、配套设施等问题,为中科奥格生物医用猪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今后将继续提供“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在全球异种移植领域抢占先机。
当天还召开了四川省实验动物学会医用猪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员大会。3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围绕生物医用猪产业发展、科技研发、成果应用与转化等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凝聚了产学研用相关机构的多方智慧,为推动医用猪标准化、产业化进程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