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侯爱敏 文/图)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举行的河南省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全省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上年同期、好于全国水平,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顺利实现“开门红”,坚定扛稳了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945.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0.13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5623.6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8671.81亿元,增长5.8%。
一、生产供给稳定增长
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比上年同期加快1.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八成行业生产保持增长。一季度,全省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0.0%,其中15个行业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制造业加快增长、支撑作用显著。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对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85.6%。主导产业快速增长,装备、食品、汽车等产业拉动明显。一季度,全省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11.3%,快于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5个百分点;其中装备、食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分别拉动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1.4和1.2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链群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7+28+N”重点产业链群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快于全省规上工业1.0个百分点,对全省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3.2%。
服务业增势良好。持续实施服务业新供给培育工程,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着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上服务业加快增长。1-2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比上年同期加快3.1个百分点;在10个行业门类中,9个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5.4%、20.8%。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3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16674.1亿元、增长9.3%;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2852.2亿元、增长6.9%。物流人流回暖向好。一季度,全省货物运输量、周转量分别增长9.6%、6.6%,其中公路货物运输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0%、9.1%;全省机场货邮吞吐量、旅客吞吐量分别增长42.6%、3.9%。文旅消费活力十足。一季度,全省接待游客2.9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5.73亿元,分别增长5.3%、4.8%。
二、有效需求稳步释放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省上下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力扩大有效投资。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比上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拉动有力。一季度,全省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7.6%,拉动全省投资增长4.9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0.9%;“7+28+N”重点产业链群投资增长21.5%,拉动全省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95.6%。工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21.9%,比上年同期加快10.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投资增长7.3个百分点,延续上年以来的两位数增长态势。民间投资活力显著释放。一季度,全省民间投资增长9.6%,比上年同期加快7.8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4.2个百分点,自上年4月份以来连续高于全省投资增速。治水兴水投资增速加快。一季度,全省水上运输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89.3%、28.3%,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51.2、26.4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继续回暖。全省积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办好春节等假日促消费活动,用足用好消费券等措施,促消费、惠民生政策“组合拳”取得积极成效。一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00.54亿元,同比增长7.0%,比上年同期加快1.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97.78亿元,增长13.6%,比上年同期加快4.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7.9个百分点。超九成商品零售保持增长。一季度,在限额以上单位的23类商品中,有21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达91.3%、比上年同期扩大21.7个百分点,其中有17类商品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城乡市场共同壮大。一季度,全省城镇、乡村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分别增长13.7%、11.3%,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4.9、0.5个百分点。部分升级类消费提速明显。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照相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3.3%、95.1%、43.5%,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84.3、118.5、28.4个百分点。基本生活类消费较快增长。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饮料、粮油食品类等商品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9.8%、18.4%、17.1%,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1.1、6.2、1.1个百分点。线上消费需求加速释放。一季度,全省网上零售额1194.5亿元,增长14.7%,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37.0亿元,增长11.8%,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
三、新兴动能发展强劲
全省加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价值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创新成果加速转化。一季度,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90.6亿元、同比增长1.6倍。高技术产业引领增长。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10.6%,比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3、3.5个百分点;航空航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0.9%、42.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较好。一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7%,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6倍、1.5倍、38.1%。高端智能产品产销两旺。一季度,全省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量分别增长1.4倍、58.3%、42.2%;限额以上单位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额分别增长42.2%、38.5%。数字经济活力彰显。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服务器、电子计算机整机产量分别增长67.1%、9.4%;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投资增长30.2%。新兴服务业发展向好。1-2月,全省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4.6%、20.4%,分别高于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6.1、11.9个百分点。
四、政策效应充分释放
全省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不断激发内需潜力,陆续出台新一轮稳楼市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设备更新有力带动投资增长。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加大,一季度,全省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46.3%,比上年同期加快28.0个百分点,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9.7%。以旧换新相关消费持续升温。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4%、33.3%、33.0%,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51.2、7.4、27.2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销售降幅收窄。一季度,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1.1%、0.6%,降幅分别已连续8个月、9个月收窄。
五、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全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兜住民生底线,以民生改善促经济发展。就业形势稳定。一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9.6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3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3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53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一季度,全省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52元,增长5.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7元,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49元,增长6.1%。民生相关支出持续加大。一季度,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等支出分别增长19.1%、9.6%、7.1%。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水风光”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182.15亿千瓦时,增长17.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2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10.0个百分点;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增长10.9%,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个百分点。
省统计局负责人表示,总的来看,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显效,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增强。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推动全省经济持续向好仍面临不少挑战。下一阶段要持续加力、更加给力做好稳增长、增后劲、促改革、调结构等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质效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