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带着妈妈上大学 “再苦再累也值得”

时间:2025-04-09 08:14:00

曾朝权扶妈妈下楼梯

父亲病故,母亲年迈多病,哥哥姐姐远在外地……在照顾母亲和完成学业之间如何平衡?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学院大二学生曾朝权选择将母亲接到校外居住,一边读书一边兼职补贴家用,“两件事都要做好,一个都不能少。”

将母亲接到身边边学习边照顾

4月3日,重庆财经职业学院金融学院教学楼,记者见到了刚结束上午课程的曾朝权。瘦瘦高高的曾朝权皮肤黝黑,说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

21岁的曾朝权是重庆城口人,父亲2023年因病去世。之后他外出上大学,年迈的母亲一个人留在了老家。此后,远在老家的母亲便成为曾朝权一直放心不下的牵挂。“妈妈视力不好、腿脚也不方便,平时生病她痛到自己受不了才给我说,我就很想把她接到身边来照顾。”去年,他曾两次从学校请假回家照顾生病的妈妈,于是萌生了带着妈妈一起到校外租房的念头。

今年春季开学,曾朝权带着妈妈一起返回学校,并在学校南门外的一处老旧居民楼租了一套房子,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妈妈。从那以后,他每天早早起床备餐,然后准时出现在教室参加晨读,到了饭点就回家做饭,如果遇到下午有课,他会提前给妈妈准备好饭菜。

“这样隔得近一点方便照顾,她如果有什么不舒服,我可以立刻赶回去。”说到母子俩如今的生活,曾朝权流露出满足而欣慰的笑容,“妈妈养我这么大,现在轮到我照顾她了,她跟我在一起,至少每天有个说话的人。”

学院了解情况后,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多次提出帮扶,都被他婉拒:“我能照顾好妈妈,把资源留给更需要的人。”

曾朝权“婉拒”后,学校还是为他提供了相应资助。大一学年享受国家二等助学金3300元和学校暖冬补助220元;大二享受国家二等助学金3700元。

做两份兼职每月能挣千余元

为维持母子生计,曾朝权在学校同时做了两份兼职:午间食堂配送、夜晚代取快递。每月能有千余元收入,悉数用于房租与母亲医药费。

中午11点过,曾朝权看了看时间,加快脚步往学校食堂方向走去。“我得走快点了,送餐时间马上要到了。”原来,每天中午11点半是食堂固定的送餐时间,他需要将打包好的饭菜及时送到学生寝室。

赶到食堂门口,他提着两大袋打包好的外卖出了门。从食堂到宿舍,有几段长长的阶梯,曾朝权飞快地跃上阶梯,很快便送到了女生宿舍楼下,再由负责的女同学送到寝室。“还是有点重,一般都是男生在送,跑快一点可以多送几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曾朝权又继续下一单的配送,“男生可以直接送到寝室门口,所以男生每单会多几毛钱。”

中午12点半,结束当天的配送工作,曾朝权匆匆赶回家做饭。“我回来啦!”一进屋,和坐在沙发上的妈妈打过招呼,他便走进厨房洗菜、切菜,忙活起来。

“我视力不好,看不大清楚,右腿也不能久站,这么坐着会好一点。”69岁的曾妈妈告诉记者,她两只眼睛都曾患青光眼,虽然动了手术,但右眼视线很模糊,加上腰腿也痛,家务活都被儿子包了。“我不想来,但是他放心不下,他每天这样跑来跑去很辛苦的。”妈妈心疼地说。

很快,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上了桌,母子俩边吃边聊天,温馨快乐的气氛洋溢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

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

尽管要兼顾照料母亲,曾朝权仍坚持努力学习。他的出租屋墙上贴着一张作息表:05:00—23:30的时间格子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学习、工作、护理的时间安排。

每天在学校和出租房来回奔波,曾朝权却不觉得累。甚至即便一天的课程排得很满,他还要抽空送几份外卖,“只要把钱用在正确的地方了就不累,因为我要照顾妈妈,男孩子应该辛苦一点。累的时候找个地方默默地发泄一下。”

“他很勤奋,尽管生活艰辛,但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辅导员黄强说。2025年寒假,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曾朝权带着母亲在城口老家研究“空巢小农户参与绿色农业生产意愿”,撰写万字调研报告获院级挑战杯比赛一等奖。“知识能改变命运,更能让更多老人安度晚年,这是他坚持求学的信念。”

学校为他们提供免费住宿

作为共青团员,曾朝权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学行动”,利用课余时间为社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累计参与社区帮扶活动20余次。曾朝权的这份孝心感染了班级同学,带动多名学生定期探望孤寡老人。

“学院在得知曾朝权同学的情况后非常重视,学校校党委已决定在校内为他免费提供住宿,让他安心学习的同时,能更好地照顾母亲。同时,学院也会在实习和就业方面积极推优,让他的工作能得到一定的保障。”金融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苏航说。

如今,曾朝权正备考“养老金融规划师”证书,立志用专业知识服务银发群体。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生活予我以风雪,我报生活以长歌。母亲的微笑,就是我奋斗的星辰。”

即将进入实习阶段,曾朝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希望将来不管找到一份什么工作,都能把妈妈带在身边,再苦再累,我觉得也是值得的,这样的生活就很踏实,就是最好的。”(新重庆-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