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AI,让生活有智更有“伴”

时间:2025-04-02 17:14:00

何宁

“欢迎来到未来之‘家’。”

当你推开家门,空调依据体感和湿度调整好模式,扫地机器人已自动清洁好地面,冰箱里食物的新鲜程度透过数据清晰可见,还能和桌上的象棋机器人“对战”……

这不是科幻电影的片段,而是2025年广西“33消费节”呈现的生活图景,在智能家居展区,每个角落都在重写“家”的定义。

“打不过,根本打不过!”在与智能象棋机器人“人机博弈”7局之后,市民黄先生发出感慨。

市民与机器人下象棋。人民网 何宁摄

走近一看,只见机器人机械臂在棋盘上灵活移动,与挑战者见招拆招。随着战局推进,机器人屏幕上实时显示双方胜率,还能进行智能纠错与反馈,自动识别并恢复错误棋局,点评每一步棋,给予正面反馈。

“定价2000多元,难度会根据自己的水平调节,可以拿来陪练,很锻炼我们的大脑。”几番“车轮战”后,黄先生想把它带回家。

在智能象棋机器人的另一旁,养老机器人也引发了不少群众围观。“机器人能够实时监测老人活动状态,一旦检测到老人跌倒,会立即向预设的紧急联系人发送报警信息,确保老人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广西志飞翔家政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兵介绍。

提醒老人按时服药、随时查看老人的状态和位置、还可以和机器人聊天解闷……AI的出现,让生活有智,更有“伴”。

在智能家居展区,此起彼伏的惊叹声中,一场用“意念”操控的神奇演示正在进行——工作人员佩戴着脑机接口设备,仿生手臂的五指便能根据意念灵活张合。这幕打破传统认知的场景,正是科技让“无碍”生活成为可能的生动注解。

工作人员演示仿生手操控。人民网 何宁摄

“我能够用‘意识’控制仿生手做出各种动作,这让我时隔十年再次感受到‘右手’的存在。”在“人机共创·2025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上,仿生手体验官周键用“科技手”替代缺失的右手,为现场观众弹奏了一首《大鱼》。如今,他不仅能用它演奏音乐,更重新“掌握”了生活。

周键借助仿生手弹奏《大鱼》。人民视频供图

当下,脑机接口技术正走向千家万户:帮助残障人士重拾生活信心、让“星星的孩子”学会表达情感、帮助瘫痪患者用意念控制外部设备……“技术的核心价值,是造福于每一个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何熙昱锦说。

当科技不再以冰冷的形态存在,而是化作老人床头的方言提醒、书房里的战术复盘、人类的左膀右臂,关于智慧生活的想象,落地成了具体可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