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河北骏德无人机培训基地,学员在进行多旋翼无人机操作训练。刘翼飞 摄
□本报记者 烟成群 实习生 刘翼飞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无人机“飞手”新职业。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达188万架,而仅23万人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有关部门测算,行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近日,记者走访了河北省部分无人机培训机构,近距离感受无人机培训考证的热度。
无人机“飞手”培训
爆发增长
4月8日,在石家庄藁城区河北骏德无人机培训基地的操场上,负责人张宇鑫正指导学员操控垂起固定翼无人机。河北骏德无人机培训基地是CAAC飞行执照的指定考试场所,自2016年成立以来,每年培养持证“飞手”2000余人。
“CAAC飞行执照是由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相当于汽车的‘驾照’,是合法飞行、从事商业活动的必备证件。”张宇鑫向记者介绍,从2024年开始,全国无人机培训进入爆发增长期。今年明显感觉到前来报名学习的人变多了,目前基地有学员140人,同比增长20%。学员培训周期约为20天,每月25日参加考试,考取执照后就业适配率能达到70%。
“我们的社招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像农业植保、电力系统巡检、光伏板清洗、气象监测、无人机测绘等等。除了企事业单位的岗位培训需求,还有不少想要跨界入行的年轻人。”张宇鑫说道。
据了解,无人机飞行执照培训班根据机型不同,学费在10000元至30000元不等,其中报名人数最多的多旋翼无人机培训班,学费在11000元至16000元。
4月10日,在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衡水市桃城无人机基地,667名考生正在进行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试。衡水桃城无人机基地是河北省无人机考试点和中国民航飞行员协会全国唯一培训中心,是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无人机培训基地,今年已经为1400余名考生举办了3期考试。
无人机培训有多火爆,张宇鑫给出一组数据:今年春节后,全国平均每天增加无人机培训机构15-20家。但同时也要注意,无人机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员要选择正规机构进行学习考试。
就业市场分化
高薪与内卷共存
无人机“飞手”培训考证热度走高,在就业市场中,一“证”在手就能工作无忧吗?
智联招聘石家庄分公司负责人魏先生介绍:“今年石家庄地区无人机‘飞手’的招聘数量同比上升20%。”智联招聘网站相关数据显示,农业植保“飞手”平均月薪6000-10000元,电力巡检“飞手”月薪可达8000-15000元,一线城市资深航测“飞手”月薪甚至突破2万元。然而,初级“飞手”竞争激烈,月薪普遍在2000-6000元,部分从业者甚至因“接不到活”被迫转行。
“考证只是第一步,想拿高薪必须成为复合型人才。”从业7年的无人机“飞手”柴腾龙说,他曾一年出差8个月,在沙漠腹地用无人机巡检输电线路,月薪从4000元涨至10000元,但同培训班的13人中仅他一人坚持至今。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无人机“飞手”职业市场分化显著:农业植保需求集中在春耕秋收,淡季收入骤降;电力巡检需掌握红外检测、激光建模等技能;影视航拍则要求具备摄影与后期处理能力。
张宇鑫认为,企业更倾向招聘兼具飞行执照与行业知识的‘无人机+X’型人才,例如懂电力维护或测绘软件操作的专业“飞手”。
产教融合+文旅融合
破局无人机职业前景
2024年10月,河北航投航空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牵头组建的“河北省低空经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旨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发展,打造提升河北低空经济产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纷纷开办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培养符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面向万亿级市场规模,河北探索“低空+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扩大无人机“飞手”的就业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无人机操控是新兴行业,就业前景广阔但竞争激烈。广大学员选择时需考虑兴趣、职业规划,同时,因为无人机操控技术更新迭代快,所以需要注重持续学习,以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