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为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检查,大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依据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通知要求,全面启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自查评估工作,守护公众健康,提升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

一、精心部署,夯实基础
大同市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此次自查评估工作,迅速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自查评估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对象、时间和内容,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设计《大同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效果群众满意度调查表》,线上线下结合,广泛收集公众意见,让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多措并举,确保实效
(一)管理范围全面覆盖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大同市疾控中心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范围拓展至所辖各类公共场所,实施率达100%。其中,A级场所20户,B级场所46户。

(二)动态管理常态化
中心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发现场所卫生状况升级或降级迹象,立即重新评分,确保卫生信誉度等级精准反映实际状况。同时,评分表及等级标识复印件全部归档,实现1户1档,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三)评价数据精准无误
中心严格按照各类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的项目、内容,对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价及等级划分。总得分90分以上为A级,70-89分为B级,60-69分为C级,低于60分的责令整改并依法处理。对新许可场所,中心在1-3个月内开展现场评查,确保评估客观准确。
(四)监督频次依等级而定
公共场所日常监督频次根据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等级越高,监督频次越低。但行政任务、投诉举报及重大活动保障等情况不受此限制,确保监管灵活高效。
(五)行政处罚严格规范
在评分过程中,发现涉及行政处罚的情况,大同市疾控中心严格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和裁量基准处理,杜绝执法随意性,维护法律尊严。
(六)公众满意度调查深入细致
大同市疾控中心随机抽取5家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每个单位随机询问2名顾客、2名从业人员,了解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及卫生状况的满意度。结果显示,服务人员85%、顾客65%以上人员基本了解该制度,社会知晓度稳步提升。
三、成效显著,彰显价值
(一)卫生管理水平提升
通过自查评估,公共场所经营者卫生管理意识增强,卫生设施投入加大,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全市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大幅提高。

(二)消费者权益保障有力
量化分级管理为消费者提供透明的卫生信息,消费者可根据卫生信誉度等级自主选择消费场所,保障了消费者权益,激发了市场竞争活力。
(三)监管效率大幅提升
依据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监督频次,实现监管资源精准投放,提高监管效率。定期检查与公示制度形成社会监督机制,增强监管威慑力。
(四)社会影响力增强
量化分级管理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公众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提升,卫生监督员“执法为民”形象深入人心,提升部门公信力。
大同市疾控中心此次自查评估工作成效显著,彰显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理念。未来,大同市疾控中心将继续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守护公众健康,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