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行为特征如下:
主观要件:
行为人具有直接故意,并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主体要件:
一般主体。
客体要件:
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
客观要件:
使用欺诈方法(如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根据《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可以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
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
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数额特别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
此外,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也应定罪处罚,例如: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
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利用互联网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款物等。
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综上所述,构成诈骗罪的行为需满足主观故意、非法占有目的、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等要素,并根据具体情节可能面临不同的刑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