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意识的作用是什么(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时间:2024-11-06 08:05:4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世界物质性的同时,高度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对意识做了科学而系统的研究。

什么是意识呢?从根本上讲,意识就是高度发达的物质,即大脑的机能。现实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产生了自己的对立物一一意识。

意识的起源有两个方面: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现象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独立自在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物质从自身的存在及发展中产生出能思维,思考的生物,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决定性的环节:即:(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剌激感应性。(2),由剌激感应的反映形式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3),由一般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由此可以看出,生物的反映从剌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再到动物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二,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物质运动有五种形式,即: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生物的,社会的。人类是生物的最高生命形态,人的特性就是他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类独有的运动方式,也是意识高度发达的原因。意识从来就是社会的人的意识,离开社会,离开社会实践,就不可能对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作出科学解释。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呢?一,意识就是人类大脑的机能。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以及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人脑的意识,就是神经细胞输入与输出信息的过程。二,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但不是思维的源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但是光有人脑还不能产生意识。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原材料和半成品只能来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同外在的客观世界打交道,使人脑同其他反映器官同客观世界发生联系,才会产生意识。意识就其反映的形式来说是主观,就其反映的对象和内容来说则是客观的。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这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是由各种反映形式共同组成的完整体系,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和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这两种认识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是,它所反映的事物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都是客观存在的。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存在着反映速度的快慢,数量的多少,程度的深浅等区别,这表现了意识的主观性。但是,究其原因,这种情况无非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的社会实践的差异所形成的。人们对于事物的不同认识,除了生理过程的原因以外,还可以从社会环境,实践经验,阶级立场的差异等原因得到解释。个体意识的差别是主观的,但产生的根源却是客观的。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主观映象只是客观对象的近似真实的摹写,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同现实似乎毫不相干的,虚幻的,荒诞的观念形态。人的意识不管主观色彩多么浓厚,不管披土什么样的神秘外衣,它归根到底有着自己的客观“原型“。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当今机器人的出现是关于意识研必须回答的问题。概括来说,作为人类工具的智能机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机器思维与人脑的思维有本质的不同,人工智能只能受人类的支配与操纵,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智能,更不可能完全取代人类智能而反过来支配和统治人类。

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三,意识活动可以控制人体生理活动。四,意识活动具有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当我们认识到了上述意识活动的能动作用,其目的和意义就在于能正确,充分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从现实条件出发,把高度热情与科学态度完美结合,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创造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