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沟烧饼
身为地道的湖沟人,在湖沟长大,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对家乡美食的记忆,虽然小镇不大,但是湖沟烧饼这个特色还是值得一说的,但凡从湖沟或者周边出来的人无一不对“湖沟烧饼”有特别的爱戴和记忆。曾经几个烧饼+一碗油茶,吃得是心满意足。

说句比较实在却又有点残酷的话,其实湖沟烧饼已经在失传的边缘,如今小镇上也有几家做烧饼的店,但是却感觉吃不出曾经的味道。也许回不去的是曾经,而现在这仅仅是一个寄托罢了吧。

湖沟烧饼其实现在已经不仅仅在老家有售,小编在网上查了一下,emmmm,居然有人在做湖沟烧饼的连锁店,虽然不曾注意到过,也未得知其味道到底如何,但是这种感觉还是蛮想嘚瑟一下的。

曾经习以为常,现在有些时候却异常想回到老家,整一碗油茶再吃几个烧饼。曾经因为常见,所以也没有做太多的功课去了解家乡的地道美食,今天心血来潮网上查询了一波,整理整理,也算是给自己补补课。
湖沟烧饼来源:
两种说法,第一种:
湖沟烧饼由来已久,据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后,攻占了蓟县,人民群众热烈拥护,奋起相应,并纷纷献出特产烧饼犒劳义军。这烧饼,有油有盐,有滋有味,既可充饥,又可代菜。因蓟县与湖沟相距很近,制作烧饼的工艺基本相同。后来,湖沟人调整了工艺,烧饼做得更加好吃,因而出了名。(PS,相传,陈胜吴广起义占领大泽乡,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送烧饼的大婶因为紧张,烧饼未完全送到骑马将士的手中,就掉落在地上摔成好几块。于是湖沟烧饼还有另一个名字“马蹄酥”。)

第二种: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大户人家女儿生了一种怪病,吃东西没胃口,一见饭菜就恶心。财主心急如焚,就贴出告示,说谁能治好他女儿的病,他愿意给20两银子。来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治好。于是财主再次张贴告示,并把酬金从20两增加到50两、100两,最后一直到一半家产,但还是没能治好。
后来,一个放牛的穷小伙,愿意一试,条件是他要娶这个大小姐为妻。财主答应了他的要求。年轻人做了很多烧饼给小姐吃,治好了小姐的病,并获得了小姐的芳心。但财主反悔了,年轻人和小姐私奔逃到了湖沟,世世代代做起烧饼的生意来。
这两种来源起源,小编更偏向第二种哈,毕竟是爱情故事,爱情加分,哈哈哈

制作:
主要食材
小麦面粉、食用油、葱花、驴油(或猪油)、盐、胡椒、八角粉等。
制作步骤
1.和好的面团,涂上配制好的食用油放置待用。
2.选用上好的驴油加葱花、盐、胡椒、八角粉等作料拌馅。
3.待面团分成面记,用手掌擀成长条形并用手拽长,涂上事先配置好的作料卷成团,再用手按成圆形,撒上上等芝麻贴入炉内烘烤,2分钟就新鲜出炉了。
特点:
烤出的烧饼,对着阳光看,通透闪亮。外皮整体呈蟹黄色,芝麻黄亮如金。吃起来,不油不腻,稍嚼即烂,外脆里嫩,口感甚美。

PS记忆中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以前国家某位领导人夫人,从蚌埠经过特地安排人来买湖沟烧饼,也不知真假,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题外话:记得在老家上初高中时候,镇上有个卖油茶的老大爷,天天推着油茶车,每天早晨吆喝着“油茶、烧饼!油茶、烧饼!”也记得有同学说过,从老大爷的油茶大壶里倒出过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