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走进县城看发展: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

时间:2024-12-11 10:25:11


岱山县简介

岱山县位于浙江省沿海北部、舟山群岛新区中部,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交汇处,杭州湾外缘,隶属于舟山市,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4915.5平方公里,陆域面积326.5平方公里,岱山岛为境内最大岛,面积104.97平方公里,为舟山群岛第二大岛。全县下辖6镇1乡(高亭镇、衢山镇、东沙镇、岱西镇、岱东镇、长涂镇、秀山乡),

岱山历史悠久,据岛上出土文物考证,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岛上已有人类繁布于生息。有文字记载的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岱山自然景色秀丽,海岛风光宜人,自古以来就被誉称“蓬莱仙岛”。相传秦赢政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江南,在县郧(今镇海沿海)东观沧海,望浩瀚东海中缥缈“青螺”,颇有仙山幻觉。九年后遣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三神山长生不老药。据《定海厅志》、《岱山镇志》考证,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州。其中蓬莱者,即现在岱山。

岱山县背靠沪、杭、甬大中城市,与多条国际航线连接,扼东部江海联运和长江黄金水道之要冲,有丰富的航道、深水港、岛屿资源,是长三角对外贸易的重要物流通道和海上集散基地。

截至2021年末,常住人口20.98万人,城镇化率69.02%,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8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38万元。


主导产业和规划

1、岱山县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双碳”战略。紧紧抓住合理布局项目和完善产业体系主线,坚持“主导企业带动配套企业、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原则,高起点布局绘制风电、光电、氢能、储能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鱼骨图”,构建集风电、光伏、氢能等于一体的绿色能源产业体系。

2、岱山县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重点围绕石化产业强链补链拓链、传统工业产业稳固发展、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加快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了以石化产业及下游配套企业为主导,船舶修造、汽配制造等传统行业为根基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时代。2021年,浙石化成为岱山县首个千亿级产值企业,船舶、汽配产业保持较高景气度,综合效益不断放大。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8%。

3、浙江岱山经济开发区地处长三角“黄金水道”交汇点,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一桥相连,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沪舟甬跨海大通道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舟岱大桥2021年底全面建成通车,开发区正在逐渐发展为北接上海、南通宁波、西连鱼山的交通枢纽与产业集聚热土。近年来,在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国家战略和战略项目的带动下,这里发展形势不断向好,产业结构全面重塑,正在加速形成以石化中下游及配套、油气储运贸易、装备及汽船配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

4、石化装备制造产业。建设石化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园占地面积1600亩,以卓然(浙江)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联合上下游20余家行业领先企业,目标打造国内重要的石化装置全产业链基地。项目总投资8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20亿元。

5、新材料产业。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布局国家战略性、关键性新材料,预计形成100亿元产业集群。已获批三类工业用地2500余亩。以润和催化剂项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试基地项目为龙头,已入驻企业10余家。

6、生产性服务(石化维保+设计)产业。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对石化设备研发、设计、安装、运维等巨大需求为基础,吸引一批先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目前以鼎盛石化为龙头,联合捷盛石化等20余家石化维保企业入驻园区,以上海蓝滨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设备研发设计单位即将入园。

7、油气储运贸易产业链。依托黄泽山、双子山、小衢山、衢山岛六条溪等地区,建设国际油品储运基地。目前,黄泽山一期151万方地面储罐项目已建成运营,二期104万方项目开工建设;双子山完成整体收储,路域形成工程加快实施。下一步将加快各板块油品储运项目建设,推进衢山南部LNG登陆中心建设,推动物流设施提升、油气投资商集聚、政策攻坚突破,到2025年形成1500万方油气储存能力,油气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

8、港口物流产业链。依托鼠浪湖岛矿石中转码头,建设国际矿石中转基地。目前已建成2个40万吨级泊位并拥有全国最大混配矿单体码头,矿石堆存能力达到600万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6600万吨,年混配矿量突破1700万吨。目前正在推进既有码头提升工程,开展西三区堆场及配套设施项目前期,下步将深化与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知名矿石生产、贸易商的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矿石保税仓储、混配矿、磨矿加工以及拓展矿石国际贸易等业务。

9、石化+海工船舶汽船配产业链。海工船舶方面,聚焦高技术船舶制造、高端海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产业等领域,年产值60亿元以上。汽船配方面,着力打造东沙汽船配小镇,以汽车内饰件、密封件等产业为主导,已有近20家汽船配企业落户小镇,年产值15亿元以上。下一步,将以新材料研发制造为基础,着力打通石化新材料产业延伸至海工船舶汽船配产业通道,打造石化新材料与传统海工船舶汽船配相结合的创新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10、《岱山县“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明确,全县文化旅游和体育工作坚持文体为民、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品牌引领、数字化赋能5个基本原则,积极推出高品质的海岛运动旅游、生态休闲度假、文化研学体验等新型产品供给,推动传统文旅体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构建“四个岱山”和“重要窗口海岛风景”贡献文化底色、旅游魅力和体育力量。到2025年,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中国气派、岱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文旅成果,全面建成海岛公园,基本建成全国海洋文化强县、全国知名的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现代化海洋体育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