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有什么寓意(关于月饼的小知识,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4-09-26 09:37:49

中秋将至,月饼飘香。

近年来,作为中秋节的“主角”,月饼种类繁多、口味多样,外形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圆形,反而创意十足,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那么,对于月饼,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月饼起源于唐朝?

传说,月饼起源于唐朝,那时叫胡饼。唐高祖为庆祝军队在八月十五日凯旋,就将吐鲁番商人献上的胡饼分给将士,笑指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蟾蜍指的就是月亮。后来,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赏月吃胡饼时,嫌“胡饼”名字不好听,就改名为“月饼”,随后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月饼”一词正式出现于南宋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是一种四时皆有的市井小吃,并非中秋限定。明朝时期则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而且只在中秋节吃,还会作为祭月的贡品,月饼寓意团圆的说法,应该也是从明朝开始的。

五仁月饼代表仁义礼智信?

传统的五仁月饼多以核桃仁、杏仁、花生仁、瓜子仁和芝麻仁为原料,还会添加青红丝、果脯等材料,馅料非常丰富。为了规范五仁月饼生产,在2015年年底,国家颁布了新版月饼标准,指出广式五仁月饼要以杏仁、桃仁、橄榄仁、芝麻仁、瓜子仁为原料,才可以称为五仁月饼。

不过,近几年,五仁月饼“饱受嫌弃”,有人觉得口感过于油腻,有人觉得吃起来太硬,也有人觉得原料太多口味过于复杂,还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也影响了五仁月饼的口感和口碑。但实际上,在古代,五仁月饼可以称得上是“饼中贵族”。《红楼梦》中写过贾母吃内造(宫内所造)瓜仁油松瓤月饼,这就是五仁月饼的一种,据说吃完口齿留香。另外,五仁月饼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五种不同的果仁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还有一种说法是寓意着“五福临门”,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

每年卖不完的月饼都去哪了?

月饼作为中秋限定,基本上只出现在中秋节前后,因此不少人疑惑,每年卖不完的月饼去哪了?这些月饼通常有几种处理方式,一是当成福利发给内部员工,二是退回厂家处理,三是当成饲料出售给养猪场等,尤其是临期或过期的月饼。

但是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买到陈年月饼,即卖不完的月饼放进冰库保存,来年继续售卖,或将过期月饼中的馅料提取出来,再重新送到生产线上做成新月饼上市。前两天,合肥一名消费者就买到了“双日期月饼”,即一个月饼包装上有两个生产日期,其中一个还是2023年的,最后商家称是使用了去年的包装。

近年来,国家持续出台各项法规加大食品安全监管,每年都会组织月饼生产销售专项执法检查,防范和打击用陈旧原料或回收月饼生产加工新月饼的违法行为。而正规月饼生产商除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也需完善监管体系,既要对产品进行全流程管理,也要提高产品防伪打假的力度。比如可在月饼的生产销售中使用中准防伪溯源系统,消费者只需扫描包装上的中准防伪标签,即可获知产品的真伪信息,同时也能了解月饼生产的相关过程,包括原料来源、生产日期、添加剂情况、销售情况等。透明的信息管理既可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又可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根源,守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月亮承载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嫦娥、月兔、桂花树、广寒宫……地上的人们借月饼寓意于形,象征着团圆、吉祥。那么,中秋将至,月饼都准备好了吗?今年想吃什么新鲜馅儿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