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调整情绪。春季在中医之中对于肝,肝为刚脏,主生发,喜调达恶抑郁。因此,调养精神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养应做到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切不可胡乱生气,怒则伤肝。
2.防风御寒。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根据初春天气乍寒乍暖一日三变的特点,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
3.调节饮食习惯。春天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狗肉、羊肉、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以免损伤脾胃之阳。
4.运动锻炼。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身体健康投资最佳季节,在这样的季环境中锻炼身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五脏六腑。春天多锻炼,排除冬日积累的身体垃圾,加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与抗病能力,减少流感的发病几率。
5.预防春困。保证睡眠,克服消极懒惰思想情绪;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适当增加营养,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适当减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